世界杯举办地_世界杯预选赛巴西 - emsxbc.com

天子名傀儡實——清宣統皇帝溥儀

1913年2月22日,他的監護人隆裕太后因痰症發作去世,宮裏才發生了微妙的變化。隆裕太后彌留之際,對七歲的溥儀說:「汝生帝王家,一事未喻,而國亡,而母死,茫然不知。」隨後,她又對旁邊侍立的世續說「孤兒寡母,千古傷心。」其淒慘悲涼,頗令人感傷。

1917年6月30日晚,張勳在江西會館看梅蘭芳的戲。梅蘭芳剛唱完,不等大軸上演,他便悄然離場,換上藍紗袍黃馬褂,直奔皇宮。他先對溥儀行三跪九叩大禮,然後向溥儀奏請復辟。張勳說:「隆裕太后不忍為了一姓的尊榮,讓百姓遭殃,才下詔辦了共和,誰知辦得民不聊生……共和不合咱的國情,只有皇上復位,萬民才能得救。」十幾歲的溥儀豈知此事非同小可,只能按照師傅陳寶琛的囑咐,假意推辭:「我年齡太小,無才無德,當不了如此大任。」張勳又力諫道:「皇上聖民,天下皆知,過去聖祖康熙也是沖齡踐祚(帝王幼年即位)。」溥儀這才接過話:「既然如此,我就勉為其難吧!」7月1日,天剛濛濛亮,霹靂一聲復辟。北京全城懸掛起象徵皇權的龍旗。街上到處都站着留了長長辮子的軍人,如同僵屍復活。張勳的五千辮子軍接管了京城的治安,對一些地點實行戒行。北京的警察挨門挨戶通知:「宣統爺復辟了,立即懸掛龍旗!」遺老遺少猶如打了回魂針一樣,借屍還魂,連忙將丟在衣櫃最底層的長袍馬褂翻出;市面上滯銷的舊式袍褂,也變得奇貨可居。一些買不到衣服的遺老,竟在戲班子出高價買來戲服,還有人跑到壽衣店,買了一些壽衣穿在身上。由於一時找不到龍旗,有人用紙裁個三角旗,畫一個小龍,塗成黃色掛出去;有的龍畫得生龍活虎;有些龍則畫得如同死蛇。有些人因為頭髮早已剃掉,便剪了女人的頭髮,盤在自己頭上,在大街上昂首闊步,京城頓時烏煙瘴氣。然而,中國已進入共和時代,實行帝制無疑是逆歷史潮流而動,注定要失敗。段祺瑞旋即在天津馬廠組織「討逆軍」,誓師討伐張勳。復辟前後歷時十二日就壽終正寢了。

張勳的復辟鬧劇演完了,但當事人的事情還沒有結束,宣統皇帝溥儀應當如何處置?優待條件是否取消?那些皇族惶恐萬狀,深恐會被追究復辟之罪。幸虧北洋軍閥對清室尚有舊情,段祺瑞討伐張勳,只是為了奪取權力,並不想追究清室復辟的罪行。最終由太保世續發一個內務府聲明,說本次事件是「張勳盤踞,沖人(年幼的人,帝王自稱的謙辭)莫可奈何。」由此將責任推得一乾二淨。溥儀在回憶錄中寫道:「他們為甚麼這樣為紫禁城開脫呢?……我得到的唯一結論是:這些人並非真正反對復辟,問題不過是由誰來帶頭罷了。」

據說,溥儀本來要再發一次退位詔,但被徐世昌制止。他將原先的退位詔改為內務府聲明,表明溥儀與這次復辟是毫無關係的,而總統馮國璋和總理段祺瑞也認可這種說法。由此,溥儀可以繼續在皇宮中做他的關門皇帝,清室優待條件也得以繼續保留,一切都恢復原狀。但是,民初政局動盪,軍閥連年混戰,執政者如走馬燈換來換去,你方唱罷我登場,溥儀想在紫禁城一直稱孤道寡是不可能了。

1924年11月5日,在馮玉祥發動「北京政變」後不久,其部下鹿鍾麟和臨時內閣代表李石曾帶着手槍隊,拿着臨時內閣簽署的《修正清室優待條件》,氣勢汹汹地來到紫禁城,要求溥儀在修正書上簽字,並限令兩小時內搬出紫禁城。內務府大臣紹英見大難臨頭,就走到李石曾面前說:「你不是大學士李鴻藻的公子嗎?如何也幫着當局欺壓清室呢?」見李石曾扭頭不理他,紹英又走到鹿鍾麟面前哀求道:「你不是太傅鹿傳麟的嗣子嗎?如何對清室如此苦苦相逼?」(鹿鍾麟與鹿傳麟同宗是真,嗣子有誤。不過,李石曾確實是李鴻藻的公子。)鹿鍾麟聽得不耐煩了,從懷裏掏出一個炸彈,往桌上重重一放,喝道:「要是再不搬出,我就要令景山上開炮了!」溥儀等人被嚇得大驚失色,慌忙從紫禁城中搬出。當時國民軍給溥儀等人預備了五輛汽車,由鹿鍾麟親自將他們送到溥儀的父親、前清攝政王載灃居住的醇王府(北府)。在溥儀下車後,鹿鍾麟上前與他握手,並問:「溥儀先生,你今後是打算做皇帝,還是要當個平民?」溥儀說:「我願意從今天起就當個平民。」鹿鍾麟笑道:「好!那麽我就保護你!」至此,中國終於沒有合法的皇帝了。

其實在1912年後,溥儀已經不是甚麽皇帝。帝制雖然沒有被完全消滅,但真正的皇帝早已被埋葬在歷史的塵埃中。無論如何,溥儀應該變成正常的國民,他應該參與社會生活,去贏得屬於自己的責任與榮譽。然而,溥儀在出宮之後,卻走上了一條歧路,最終淪為日本侵略者的傀儡、然後成為戰犯,最終受到歷史的審判。